反應釜恒溫槽使用指南
***、使用步驟
安裝與連接
將恒溫槽放置在平穩(wěn)、通風良好的位置,遠離易燃物和震動源。
用軟管連接恒溫槽的進出口與反應釜的夾套或盤管,確保管路無泄漏(使用卡箍或密封圈緊固)。
檢查電源電壓是否匹配,接地線是否可靠。
加入導熱介質
根據溫度范圍選擇合適的介質(如硅油、水、乙二醇水溶液等),液位需覆蓋加熱管和循環(huán)泵入口。
避免介質污染(如水分進入硅油會導致高溫時冒煙)。
參數設置
開啟恒溫槽電源,設定目標溫度、溫度保護上限(***般高于目標溫度10~20℃)及循環(huán)泵流速(高粘度介質需調低流速)。
若需程序控溫,提前編好升溫/降溫曲線。
啟動與運行
先啟動循環(huán)泵,確保介質流動后再開啟加熱/制冷,避免局部過熱或結冰。
觀察反應釜內溫度是否穩(wěn)定(可通過釜內測溫探頭比對恒溫槽顯示溫度)。
結束操作
先關閉加熱/制冷,保持循環(huán)泵運行至溫度接近室溫后再關機。
長期停用時排空介質,清潔管路以防腐蝕。
二、注意事項
安全防護
防燙傷/凍傷:高溫(>80℃)或低溫(<-20℃)運行時,避免直接接觸管路和介質。
防爆燃:若反應釜內有易燃溶劑,確保恒溫槽溫度遠離其閃點,并通風良好。
電氣安全:禁止在潮濕環(huán)境中操作,定期檢查線路老化情況。
設備維護
定期更換導熱介質(如硅油老化會變稠,影響傳熱)。
清潔過濾器,防止雜質堵塞循環(huán)泵。
檢查密封件(如O型圈)是否老化,避免泄漏。
常見問題處理
溫度不穩(wěn)定:檢查循環(huán)泵是否正常、介質是否不足、管路是否堵塞。
報警停機:立即排查超溫、低液位、過載等報警原因,復位前需解決問題。
介質泄漏:關閉電源,清理后更換密封部件。
特殊工況
高溫(>200℃):使用耐高溫導熱油,避免長時間高溫空轉。
低溫(<-30℃):需預冷槽體,防止壓縮機頻繁啟停。
腐蝕性環(huán)境:選擇防腐材質(如鈦合金換熱器)的恒溫槽。
注:文章來源于網絡,如有侵權,請聯系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