化學品試劑柜的使用細節
***、試劑分類與分區存放
1. 按性質分類
- 易燃易爆類(如乙醇、丙酮):需存入防爆柜或金屬柜,遠離熱源與火源。
- 腐蝕性類(如硫酸、氫氧化鈉):單獨存放于防腐蝕托盤或塑料材質柜體中,避免與金屬接觸。
- 毒性類(如汞、砷化合物):嚴格隔離,柜體需配備通風口或抽氣裝置。
- 氧化性與還原性試劑(如高錳酸鉀、保險粉):分開存放,防止混合引發劇烈反應。
- 揮發性試劑(如濃鹽酸):密封保存于陰涼處,柜體需具備通風設計。
2. 分區標識
- 柜內劃分明確區域,使用標簽注明“酸性”“堿性”“有機溶劑”等類別,避免混淆。
- 高危試劑(如劇毒、爆炸品)需加鎖管理,并張貼警示標志(如骷髏圖標、火焰圖標)。
二、存儲規范與操作細節
1. 容器要求
- 試劑須原裝密封保存,禁用無標簽或破損容器。玻璃瓶需使用塑料次***容器防護,防止破裂泄漏。
- 揮發性或腐蝕性液體應使用螺旋蓋或橡膠密封塞,避免蒸發或漏液。
2. 存放原則
- 兼容性:避免相互反應的試劑相鄰存放(如酸與堿、氧化劑與還原劑)。
- 穩定性:對光敏感試劑(如硝酸銀)需存入棕色瓶或避光柜;遇潮易分解試劑(如金屬鈉)需加入惰性介質(如煤油)隔絕空氣。
- 承重限制:底層存放重型試劑,上層放置輕質物品,防止柜體傾覆。
3. 溫度與濕度控制
- 普通試劑存儲溫度宜為15~25℃,濕度低于70%。高溫試劑(如苯)需冷藏,低溫易析出結晶的試劑(如氯化鈣)需常溫保存。
- 柜體需遠離暖氣、空調出風口,避免局部溫差導致試劑變質。
三、操作規范與安全防護
1. 取用流程
- 個人防護:佩戴護目鏡、手套(根據試劑性質選擇丁腈、橡膠或PVC材質),穿實驗服。
- 開柜前檢查:確認柜門關閉嚴密,通風系統正常運轉。
- “三步取用法”:
- 觀察標簽:核對試劑名稱、濃度、有效期,避免誤用。
- 輕拿輕放:禁止拖拽瓶身,防止震動導致破裂。
- 隨用隨封:取出后立即蓋緊瓶蓋,多余試劑不可放回原瓶。
2. 工具使用
- 使用專用鑷子或鏟子取用固體試劑,避免直接手觸。
- 傾倒液體時需傾斜瓶身45°,沿容器壁緩慢流入,防止濺出。
3. 禁忌行為
- 禁止在試劑柜旁飲食、吸煙或使用手機等電子設備。
- 禁止將未密封的試劑長時間暴露于柜外,防止揮發或吸潮。
四、應急處理與事故預防
1. 泄漏處理
- 液體泄漏:立即用吸水材料(如砂土、棉紗)覆蓋并清理,腐蝕性液體需用中和劑(如碳酸氫鈉中和酸液)處理。
- 粉塵泄漏:輕掃入密閉容器,避免揚塵。
- 清理后污染區域需用清潔劑擦拭,并通風換氣。
2. 火災應對
- 易燃試劑起火時,立即使用干粉滅火器或二氧化碳滅火器,嚴禁用水撲救。
- 迅速關閉柜門以隔絕氧氣,但需謹慎操作防止爆炸風險。
3. 人員防護
- 皮膚接觸強腐蝕性試劑時,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15分鐘以上,并就醫。
- 眼睛濺入試劑時,使用洗眼器持續沖洗,同時呼叫急救。
注:文章來源于網絡,如有侵權,請聯系刪除